当前位置:国易堂 > 八字 > 四柱八字 >
分享到:

四柱八字

十二地支循藏

2023-09-09 | 来源:国学堂 | 所属栏目:四柱八字 | 点击:

地支藏干是古书上记载并流传至今的,它在实际预测中是很有实用价值的。古书记载的来源,总结如下。

八卦六爻中,有天地人三才之论、阴阳之分,四柱中的天干地支也是如此。天干主外、为阳、为天;地支为内、为阴、为地,人在天地之间,故地支所藏之干为人。所以天干为天元,地支为地元,地支中之干为人元。三者的关系在四柱中即有相生,又有相克;即有相帮,又有相制,各主其事,各尽其能。地支藏干的理论体现了古人朴素的科学观,体现了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阴阳相抱"、 “互有对方”的宇宙万物规律的观点。

十二支循藏,就是每个地支藏着一个、两个或三个天干。这些藏干里还有一个本气、中气、余气(杂气)的概念和区别。一般来讲,地支五行与藏千五行相同的为本气,地支五行与藏干五行相生的为中气,地支五行与藏干五行相克的为余气。

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地支循藏的内容,初学者也不必马上去背诵,因为.地支循藏的运用还是比较复杂的,可以留到以后有基础了再来研究和运用。

子中藏天干一癸 。

丑中藏天干一癸辛己。

寅中藏天干一甲丙戊。

卯中藏天干一乙。

辰中藏天干一乙戊癸。

巳中藏天干一庚丙戊。

午中藏天干一己丁。

未中藏天干一乙已丁。

申中藏天千一戊庚壬。

酉中藏天千一辛。

戌中藏天干一辛丁戊。

亥中藏天千一甲壬。

为了方便记忆,古人又编有地支循藏口诀如下:

子藏癸水在其中,丑中癸辛己土同。

寅藏甲木和丙戊,卯中乙木独相逢。

辰藏乙木兼戊癸,巳中庚金有丙戊。

午藏丁火并已土,未中乙木加已丁。

申藏戊土庚行壬,酉中辛金独丰隆。

戌藏辛金及丁戊,亥中壬水甲木存。

地支循藏的运用,是较高层次的学术内容,初学者先可不做深人研究,先不管地支的藏干,还是先看天干和地支。天干和地支的旺衰搞清楚了,暂时也用不上藏干,如果天干地支搞不清楚,加上藏干也就更糊涂了。

例如:壬子  壬子  壬辰  庚子

这个四柱,子水多,子中藏癸水,但是我们一看四柱,水旺水多,子水为水,藏干还是水,所以看不看藏干也差不多了。

再比如:甲寅  丙寅  甲  甲子

这个四柱,有两个寅木,我们只要知道寅为木就行了,暂时不用去管寅中藏甲丙戊,因为甲是本气,丙戊是中气和余气,丙戊的分量是比较少的,对四柱旺衰的影响是不大的,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大的平衡。

对于初中级水平用不用藏干的问题,我的-一个比喻是,比如打靶,你是一个新手,50 米的靶你都打不中,还用去打100 米的靶吗?八个字你都看不明白,还要加上藏干,不是更糊涂啦!再比喻,我们在50米的地方已经看清楚了问题,还用得着跑去100 米的地方再看一次吗?那么更细节的东西,更内在的细微联系只能是等我们将主要问题、基本问题解决了,有时间、有功夫再去研究。

还有一条也是许多初学者容易弄糊涂的地方,就是关于藏干的排列顺序,有些书的排序不完全相同,其实这个顺序大家不用太在意。因为一直以来大家都是将藏干排列在地支下面,为了方便分析,就将藏干本气排在地支正下面,这样再横着看下面一排藏干,本气就不是排在第一位了。而我们有些人写书时,为说明藏干与地支的关系,当然将本气排列在第一位了。 所以我们只要掌握上面说的本气、中气、余气(杂气)的分类方法才是最关键的。

比如:寅藏甲丙戊,写书论述时为说明甲是本气,就将甲排在第一,但是在排四柱时,可能排成丙甲戊,而这样排列则地支寅与藏千之甲(本气)刚好正对一列,上下对齐,便于分析。

对于这一章的生克制化的具体运用,必须要等到我们掌握了判断四柱旺衰及取用神以后,否则举例也是无益,所以这里没有举实例,实例运用待后再论述解析。在目前,大家先只要了解这些理论条件就可以了。

生克制化的实例,很多资料都是在这一-章节中引用,但是我以为,生克制化与四柱旺衰、喜忌等有直接的关系,还没有学习到判断四柱旺衰和取用神的内容,提前来分析生克制化的内容是难以接受的,所以此章实例在后面章节单独再论述。

本文出自国易堂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guoyi360.com/szbz/97232.html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四柱八字推荐
【公告】炎黄八字高级班招生说明

【公告】炎黄八字高级班招生

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 孔子曰: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;不知礼,无以…

纪晓岚八字分析

纪晓岚八字分析

纪晓岚:名昀,字晓岚,晚号石云,乾隆年间进士,贯通白家之术…


周易算命最新
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

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

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◎论四季气色: 1、春季(五行属木),…

面相学: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

面相学: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

面相学: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、金形(一)兼火局,白中带红(微…

国易堂阅读排行
热点专题
Copyright © www.guoyi360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国易堂 | 周易算命 | 易经算命 | 生辰八字 | 算命最准的网站 | 网站地图 | RSS | 鲁ICP备2020040142号-13 | 电脑版 | 手机版